陈鑫 官方网站

http://chenxin.zxart.cn/

陈鑫

陈鑫

粉丝:627816

作品总数:8 加为好友

个人简介

陈鑫,男,笔名涤古子、沙金、三金,1964年生于福建龙岩,毕业于南昌陆军学院和厦门大学。曾从军二十载,现任厦门市美术馆馆长助理、二级美术师,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厦门市美术家协会...详细>>

艺术家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

艺术圈

作品润格

书 法:议价

国 画:议价元/平尺

匾额题字:议价

拍卖新高:未提供

联系方式

艺术家官网负责人:小张

邮箱:artist@zxart.cn

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当代美术创作论坛论文】


在融入当代和凸显特色中寻找漆画发展之路

——关于漆画发展之我见

 

/ 厦门美术馆陈鑫

 

【内容提要】古老而新兴的中国漆画发展势头迅猛,具有表现力强、开放性大、发展步伐快的特点,成为中国艺苑的亮丽风景。总结漆画发展的道路,梳理漆画发展的成效与问题,探索漆画创作与发展的内在规律,对于进一步推动漆画发展显得尤其必要。作者认为,漆画要成为真正中国画,道路还很漫长,主要存在漆画实施工艺复杂、工期长、普及面窄、文化性不高、影响力不大、流通不畅等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政府、专业协会要完善政策体系、加大优惠条件,美术院校要加强关注与研究、普遍设立漆画专业,理论界要主动介入、建立理论体系,专业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漆画影响,流通渠道要逐步畅通做大、强化产出后劲,在此基础上重要的是漆画界自身要在漆画制作工艺的便捷化、表现手法的特色化和审美理念的深度化上下工夫,由技进乎于道、由艺化为文,才能开拓漆画繁荣的未来。

关键词:漆画发展 道路探索

 

本世纪之初,我国艺坛一颗新星耀眼登场,先是中国美协漆画艺术委员会在厦门成立,接着举办首届全国漆画展,后是常态性的全国专业展——厦门漆画双年展0507年拉开帷幕,好戏连台上演,直至2009年以11届全国美展在厦门设立独立展区的姿态,与国画、油画等大画种一起在全国亮相,这就是中国漆画——一个古老而新兴的画种,以快速上升、发展的势头引起了全国美术界的关注与参与,原中国美协主席靳尚谊先生题写了“漆画是一个很有希望的画种”,盛赞中国漆画的发展;中国美协刘大为主席多次组织美协讨论漆画发展,给漆画发展以政策支持。漆画发展能有今天,完全可以说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持,是国家政治开明、社会和谐给予了相对宽松的创作环境,是中国美协、漆画艺术家和中央到地方有关方面集体推动的共同成果,是漆画艺术自身以漆为主的材料美、以工为积的工艺美、以奇为上的表现美构建了坚实的内在基础。

 

我是厦门文化系统的一员,因为工作关系有幸参与了全国几次重要漆画活动的策划与组织,一直关注和见证着漆画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同漆画艺术和全国漆画家建立了特殊的联系与感情,与许多人一样为漆画能够有今天这样的发展局面而感到高兴,同时也深入了解漆画创作苦辣酸甜的个中滋味,亲身感受到漆画发展的困难与艰辛。现在我出于对漆画繁荣发展的考虑,谈几点不成熟的个人看法。

 

陈鑫漆画《一盏灯》

 

一、扫描中国当代漆画发展现状:中国漆画随着新中国而焕发青春,随着改革开放而大步推进,随着跨入21世纪取得让越南等漆画老大哥足以侧目的大踏步发展。然而漆画发展一则以喜,一则以忧,是一种喜忧参半的文化艺术形态。


(一)中国当代漆画发展的可喜成效。艺术是很个人化的东西,但是同时也是社会化的产物。公众的认可度、政府的支持度和时代的文化观念无不直接影响艺术的发展。新中国成立是中国漆画发展的分水岭,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只有漆工艺为主体的漆文化,漆画未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画种,漆工也不能成为与国画家一样有地位的艺术家。新中国成立后,成为邻国越南“国画”的磨漆画引起了中国观众、美术家乃至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周恩来总理的关注,文化部于是派人去越南学习磨漆画、去福建学习漆艺,沈福文、李芝卿、乔十光、蔡克振、王和举等两代人的努力,以及福州大学工艺美院(原鼓浪屿工艺美校)积三十年打造漆画品牌,为中国当代漆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是中国漆画发展的助推器,1984年六届全国美展漆画为独立画种参展,许多画家加入到漆画创作的队伍中,一大批有质量的漆画作品竟相问世,陈立德、陈金华、苏国伟等一些中青年漆画家相继在六至九届全国美展摘金夺银,进一步扩大了漆画艺术的影响。21世纪是中国漆画发展的里程碑,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成立、系列漆画展览陆续登场、许多专业美术院校纷纷设立漆画专业,漆画队伍由原来的区区四、五百人发展到三千多人,由原来的少数地区已经扩展到全国。厦门2007’中国漆画展暨厦门国际漆画邀请展,中国漆画家的作品无论从尺幅、手法、内涵和时代气息上均震撼了以越南美术协会主席为代表的外国漆画家,他们已经不以老师的眼光看待中国的漆画艺术,由衷地佩服和祝福中国漆画如日东升的发展态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最近筹备的十一届全国美展漆画陶艺展区更加让人受到鼓舞,全国漆画家和其他画种的画家选择从漆画艺术上积极备战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收到的应征作品近1700件,比全国漆画展、厦门漆画双年展都在600件、在数量上增加了快3倍,其艺术质量、表现题材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标志着漆画发展呈现出开放性大、表现力强、发展步伐快的特点。漆画在短短的取得了如许成效,我认为有如下成因:

 

1、中国古代漆文化历史为中国漆画堆积了沉厚的人文基础。我国是漆文化的源发国,上溯七千年,河姆渡文化已见我国用漆的发端,考古发现的瓜菱形木胎漆碗,是目前已知的漆文化之祖,蔡克振先生以此为题材创作了《漆祖之光》,来表现此次发揭的文化意义;回望东周,漆绘已附属漆器、获得五世纪首个繁荣期,连道家亚圣庄周都与漆结缘、当过漆园小吏,管理着漆树园和漆器作坊,梦蝶而神游于诗化世界的他在白天则熟识漆树种植、漆器制作的知识技艺,并进行漆与漆器的流通,上世纪发揭于山东临淄郎家庄,绘有人物、屋宇、花鸟的漆器残片,说不定就有当年庄子的心血,与帛画一同构成了中国绘画的源头;检阅唐代,鼎盛辉煌、八方来仪的唐代使中国漆文化获得又一个繁荣期,并吸收了与这个时代一样华贵而浪漫的气质,螺钿已经镶嵌在铜镜、漆器上。尔后历经宋、元、明、清,我国漆工艺已臻至高超完美的境界,比较重要的专著有明代王世襄的《髹漆录》,是我国漆工艺的总结,当代沈福文、乔十光等都出版了漆艺专著。虽然具有独立形态的漆画不如越南、甚至日本出现得早,但是我国与漆画有关的漆文化历史积淀则不是这些邻国可以比拟的。

 

2、中国当代社会文化发展为中国漆画拓展了宽广的文化视野。20世纪初封建帝制的终结和五四运动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精神桎锆,思想文化上由原有独尊儒家向民主科学转变,人生价值判断由狭隘的伦理道德向进步的人性价值给予应有的关注,绘画艺术上由只注重传统中国书画向西洋油画以及其他造型艺术上扩展,对于漆艺为核心的漆文化孕育培植出漆画艺术才有了一个相对开放平等的社会基础和文化环境;新中国人民民主的建立、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老一辈艺术家的努力催生了中国当代漆画的诞生,通过总结传统漆艺、学习越南漆画、借鉴兄弟画种,奠定了中国当代漆画坚实的发展基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主化进程加快,反省自我,审视国外,西方以及全球进步的文化理念和艺术形式进一步为人们所接受,个性化的艺术创新进一步触动艺术家的思想神经、融入艺术家的实践探索,漆画艺术才能正式登上全国美展的殿堂并一路摘金夺银;跨入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文化从粗放发展向科学发展迈进,和谐社会构建推进和谐艺术共荣,尊重不同文化,扶持特色艺术,已经成为国际的文化共识,也成为我国的文化实践,传统艺术、原生态文化纳入社会文化发展的轨道,在此背景下漆画艺术如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样其艺术价值被进一步认识,其艺术世界被进一步欣赏,与其他画种对话交流、并肩携手,共同活跃在中国当代美术舞台,为中国社会发展贡献了漆画艺术特有的文化魅力和艺术支持。

 

3、中国美协与厦门等地为漆画在画种扶持和推动上给予了关键的政策支持。文化的发展,政策是第一位的;画种的独立,其艺术自成体系与自成规模是必备条件。我国美术事业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中国美协、各大美术院校、各地政府、社会各界和美术家的共同努力才能获得大发展大繁荣。今天回过头来看,中国美协的画种布局是中国当代漆画自主发展的第一推手,美协领导敏锐地看到了以福州大学工艺美院为龙头的全国漆画家群体无论在敬业精神、还是在艺术观念上,无论是创作成绩还是在队伍规模上都具备了漆画独立发展的基本条件,于是世纪之交中国美协就酝酿成立漆画专业委员会,2001年中国美协的厦门年会不仅回望了上个世纪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术的发展成绩,规划了21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未来,并且在厦门成立了秘书处不在北京的中国美协漆画艺术委员会,在地方自主举办的全国漆画展览给予冠名减免收费、作品参展具备加入中国美协一次条件等许多优惠条件。厦门市长期坚持打造漆画艺术品牌的文化发展战略,是促进漆画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世纪之交也是厦门论证规划“艺术之城”的关键时期,在充分分析了厦门的文化艺术积淀、发展长处短处与其他城市的优势差距后,在文化设施上建设了全国最大规模的文化群落——厦门文化艺术中心,建立具备举办大型美术展览的厦门美术馆;在美术事业上毅然作出了打造漆画品牌、发展漆画艺术的文化举措,作为文化长远战略列入政府规划,编入政府预算,在中国美协的支持下通过举办首届全国漆画展,与中国美协签定协议、长期举办以厦门市树凤凰木冠名漆画专业奖项“凤凰奖”厦门漆画双年展,与全国漆画界的共同努力下漆画展览已经成功升格为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独立展区,并筹备首次举办漆画独立展区的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漆画陶艺展区等高规格的漆画展览活动,还收藏了历届漆画展览获奖优秀漆画作品,赢得了漆画发展的龙头地位。此外,广州也是漆画发展的桥头堡,举办了首届全国漆画学术提名展和第二届全国漆画展等活动。

 

4、独具特色的品相、兼容并蓄的风格和高超多变的工艺是中国漆画独立发展的内在因素。在19世纪漆运用于绘画,因其材料特殊、效果特别令法国人着迷,而到了21世纪中国漆画亮相法国巴黎中国文化年中国当代美术展览,漆画材料的丰富性、工艺的多样性、表现的开放性、效果的偶然性,让法国观众从视觉到心理都受到震撼,为之倾倒。漆画的优势除了材料特别、表现独特外,在于它的开放性、兼容性,是典型的拿来主义,画种如油画、国画、版画、雕塑都可以在里面找到影子,观念上如传统与当代、西方与东方、具象与抽象、写实与写意、经典与实验的不同风格都能够在其中和谐共存。很少有别的画种具有象漆画这样厚重华美、大气亮丽的品相,而且不易褪色、霉变和虫蛀,易于保存、长久收藏,不仅可以为人收藏的艺术品,也适合作为室内壁画,张挂在许多重要公共场所。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大型壁画《武夷之春》,多次国家新领导班子的集体亮相以及会见重要外宾,使这幅画成为迄今为止在中央电视台出镜率最高的艺术作品。厦门市政府赠送香港、澳门特区政府的美术作品也是以漆画,有些省的重要会议场所以及一些高档宾馆也都选择漆画作为公共饰品,有人甚至呼吁漆画作为一个城市壁画城发展规划的基本要素,这反映出漆画艺术的魅力与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

 

(二)约制中国当代漆画发展的瓶径问题。中国漆画近十年发展迅猛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规模小、名家少、文化力不够、影响面不大却也是客观存在,远未让人乐观地感觉拥有“真正中国画”地位的程度。就我有限的学术修养和了解观察,中国漆画发展还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制约了中国漆画的发展。

 

1、文化之限。文化视野的广度、深度是艺术魅力强弱的关键因素。我讲的文化之限,不仅指中国漆画,乃至中国美术都有这个问题,主要是指漆画作品、漆画家乃至普通美术家的文化含量不够的问题。艺术作品拿什么打动人,就是精神文化。如果漆画中的精神文化很浅、很不深入、很不生动,就无法让人感动。漆画艺术创作如果不研究人、研究社会、研究历史,那么就无法把美传达给人。从这么多年美展、漆画展看,美术确实大繁荣,画家很多、作品很多,但能够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多,主要是技术很好、工夫不错,风花雪月、子虚乌有,轻松、不痛不痒,总体反映社会历史主题、切入人文价值主旨的不多。有的漆画作品不错,挖掘文化内涵的水平确很差,比如十一届美展漆画展区有一幅作品画的是1998年从台北寄往大陆、盖了台北邮戳的信封,构思与工艺都不错,问题是作者是大陆的、却标上作品名称为《国封》,这立场就有了问题,无论在哪个历史阶段主张国家分裂都注定要受到普遍反对的,如果没有评委宅心仁厚帮她改名为《家书》这么一个温馨而贴切的名字,那么这幅作品就会因为题目有问题而落选。今年国家重点美术工程中,国画、油画、雕塑等主要画种在挑大梁,而漆画又在缺角,这反映我们漆画家在课题竞争上没有文化优势,构思创作的能力不强,遇到大题材不能深入理解其精神实质、准确反映其历史文化原貌,所以人们会认为漆画是精湛工艺、小品风格,这是与漆画家的文化思想水平与漆画技艺基础还不足以担当如此重任有关。时下如果一旦有人提出搞美术的是些谁?做漆画的又都是些谁?这个问题也许提得很尖锐,会让搞美术、做漆画的人跳起来。但是画画人的情况,也确实存在文凭不高、知识面不宽、修养不深的问题。业内流行的一句话:学不好留洋出国,考不好唱歌画画;还有人抨击当今体制问题,在美术界也同样存在文凭大、职称高而修为低、不会画画的现象,导致美术院校培养不出大师,如果用文凭当然没有张大千、齐白石。这都是艺术界普遍的现象,也是文化给闹的。从本质意义上说,如果没有文化修为的功夫,就不能以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艺术操守来应对大千世界,当代节奏快给人浮躁、信息量大使人迷惑、金钱价值观让人肤浅等问题,就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当然纯粹以文化程度衡量艺术水平是有失偏颇的,这是一个很微妙的问题,文化与艺术是决不能相互取代,各人在社会发挥作用各有侧重,有些人智商相对高些、逻辑思维能力强,有些人情商相对高些、形象思维能力强,能够有建树的领域各不相同,当然也有些人是通识之才、跨领域都有作为,这相对比较少,研究人才学的人都会知道这个现象。但是文化艺术又是一对孪生兄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天然联系,所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般都通称文化艺术,没有人可以否认文化对艺术的影响作用,尤其中国历史上的书画艺术都是士大夫在左右,文化修为高低看成是决定其艺术创造有无境界的因素。在当今社会资讯发达、文化信息量大,能否有所鉴别、不受干扰,拉开距离、拥有独到发现,这就是识鉴或者说通识,基本的思想文化水平决定了艺术智慧高下,包括生活感受、创作灵感变成作品的素质与能力。在对中国当代漆画艺术的观感中,人们普遍觉得漆画家的作品工艺很多、趣味很少,个性很多、共鸣很少,变化很大、张力很小,这个问题是文化含量的局限在其中起决定作用。

 

2、理念之争。漆画艺术观念的众说纷纭,也是影响漆画艺术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有的历史上就存在着而今天继续影响着,有的是看问题角度产生的异议、一叶障目之碍,有的是只知有我而不晓有他、纯属井底之见,归纳起来如下:

 

⑴绘画与漆画:中国文化传统几千来都没有把漆画纳入绘画主流的范畴,主要是主流文化是士大夫文化,中国画长期主导画坛,工艺类绘画难以在绘画界占据一席之地,所以自河姆渡漆发轫以后的数千年,漆文化始终以精湛的漆工艺步入云殿高堂、徘徊于寻常闾巷,未能归入风雅之道,于六艺之外让世人惊叹而已,因之故在新中国以前漆文化最终未能培植出独立艺术门类的漆画。这个历史观念的约制,所以中国漆文化历史积淀深厚,也未能先于越南将漆画从漆艺中剥离出来、产生独立形态的漆画艺术,如果没有新中国的成立与改革开放的推进,则中国绝没有当代漆画的新生与今天的繁荣。今天虽然有了中国当代漆画,但是美术界有许多人还是把漆画当作边缘绘画,而社会不知道漆画的人更是占绝大多数;一些在大画种上稍有建树的所谓主流画家,就不加入漆画创作队伍;有些因为中国美协有对漆画的扶持政策,只是凑足加入中国美协的条件制作了几张漆画。所以漆画在美术界的身份认同和社会影响问题,制约了漆画艺术的长足发展。

 

⑵漆艺与漆画:历史以来中国漆艺就源远流长,代有繁荣期,漆艺的外延大于漆画,是显而易见的常识,漆工艺、漆雕、漆画应当都在漆艺的范畴。而漆画作为中国的独立画种,只是近五、六十年的事情。所以有人主张中国漆艺应当含盖漆画,在中国美协成立漆画艺术委员会时就提出应当为漆艺委,而不应当为漆画委。当然这个主张在画界不能够成为主流意见,具备绘画与漆工艺多数专家认为“漆画”的概念才能使得漆的绘画从工艺民间生态提高到绘画专业艺术的发展境界。因此漆艺与漆画的观念之争,也使得漆画艺术的发展在主流与民间两个层面都有一定的模糊区域,在理论与展览上都不好界定。2007年厦门漆画双年展暨国际漆画邀请展,韩国人就送了不少比例的漆艺作品参加展览。

 

⑶磨漆画与漆画:在越南漆画的制作工艺一定是少不了打磨,这与漆工艺是紧紧相连的,所以漆画又叫磨漆画,如果少了打磨这个程序,那么漆画就会被认为没完成、是不正宗的漆画,在2007年厦门展出的越南漆画就反映了这个趋向,研讨会上越南专家对中国漆画赞赏的同时认识上也表示迷惘。进入当代、尤其跨入二十一世纪,艺术标准也日益多元化,绘画艺术也不向单一方向发展,漆画中青代新锐探索向磨漆画和漆工艺传统说“不”,比如漆皱原来在漆工艺中认为是失败的东西就被处理为漆画带有抽象意味的特殊手法,漆画比磨漆画具有更大的含盖性获得更多人的认同,观念拓宽也使得漆画注入勃勃然的现代气息。但是制作工艺粗糙的问题也暴露出来,懂画而不懂漆工艺的人做了一些似是而非的漆画,漆画与其他画种的距离没有拉开,容易被人指称为象某某画的。这都是问题

 

⑷大漆与非大漆:大漆制作的漆画被很多人认为是正宗的漆画,这不仅是大漆是中国漆文化历史传承的主流,也是社会普遍认为漆画的标准材料。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腰果漆与化工漆的出现,其使用的便利与色彩的鲜亮也日益受到漆画家的追捧,用新的漆材料取代传统大漆,尤其是许多观念新、喜欢探索的具有院校背景的漆画家都把新漆材的运用作为是富有探索意义的尝试。由是谁是正宗漆画的争论也因此而生,这种争论在今年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为十一届全国美展举行漆画界动员备战年会上最激烈的理念之争,结果是谁也说服不了谁,中国美协也决不可能为学术的问题作出裁决。当然这种争论也仅局限于漆画界内或者在收藏家、收藏机构中。从保存的长久性上大漆具有明显优势,而工艺便利和制作效果则腰果漆、化工漆又明显好于大漆。这是做漆画的人都知道的秘密,只不过谁喜欢使用什么漆材谁也管不着。

 

⑸院校与民间:院校、民间在漆画上应当说各有优势。院校因为基础绘画的作用,它在漆画艺术的绘画性应当比较强;民间则对于漆材料和漆工艺的运用相对自如一些,漆味、漆语在画面上体现得更强烈,两者要进行合作、取长补短才更有优势。但实际的情况是漆画艺术的话语权、主导权在院校,院校的瞧不起民间的是普遍现象,而民间对院校漆画艺术漆材的宽泛性、表现的程式化、生活的浅表意象也多少不予苟同,认为不是正宗的漆画。

 

3、主流之外。人类的历史证明,理论指导实践,先进的理论产生伟大的实践。同样,美术理论的建构,是美术创作发展、画种发展的关键环节。漆画理论滞后于漆画创作,直接影响了漆画艺术的发展。美术理论界谁在关注漆画?谁在研究漆画?谁为漆画的发展鼓与呼?这一系列问题应当触动我们的思想神经。改革开放三十年历程美术发展日新月异,美术理论也空前繁荣,但是美术界的理论家思想视野似乎没有对漆画艺术予以浓厚的兴趣和应有的重视,大牌的美术理论家很少论及漆画,他们惜墨如金,深刻、系统地漆画艺术文章凤毛麟爪,如皮道坚先生虽然是关注漆画最多的理论家也没有漆画专著,而出版的却是有关漆艺方面的专著《中日韩现代漆艺研究》(098月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如果有对漆画进行评述,也多是应景式的大会发言,比较重要的漆画艺术研讨会,首推2004年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福州大学工艺美院漆画、漆雕塑展”时配套举办“漆画艺术理论学术研讨会”,范迪安主持,邵大箴、薛永年、刘曦林等出席,这是美术理论家出席漆画艺术研讨会阵容最强大的一次。检索《美术》、《美术观察》、《美术报》等美术专业报刊历来发布的美术活动信息与评述、研究文章,有关漆画艺术的在其中只有微乎其微的比例,美术理论还是大画种的声音。现在所能够看到的漆画艺术家、漆画作品评论与漆画艺术通论的文章和专著,基本上都是出自漆画家之手,当代蔡克振的《漆画漆语》、《厦门2007’(中国)漆画展暨国际漆画邀请展论文集》等,而漆画家多是工艺、材料和技法上的总结和争论,限于形而下的技术层面。我认为,漆画艺术的发展,美术理论界不应当缺位。之所以缺位,是否要检视理论界的立场、视界与修为,一是对漆画艺术研究不够,二是漆画艺术动态发展难以整体把握,三是运用原有的观察、研究办法不能够完全梳理、挖掘漆画的艺术价值,四是漆画艺术的发展是否真的还未到理论界审视、总结的程度,五是利益杠杆作用、漆画家是否因为不能如大画种画家一样支付阔绰包装费而让理论家不愿多费笔墨。总之,是什么原因引不起理论界的关注,既要我们理论家予以深思,也要漆画家自身认真反省,更要文化界、美术界领导高度重视。

 

4、流通之隔。市场是经济文化发展的杠杆,许多成功的艺术家、艺术种类都与强大的市场支持紧密相关。在当今社会艺术发展,不要讳言市场作用,尤其古老而新兴的漆画艺术更需要市场的介入。只有艺术收藏市场的建立,才能进一步推动漆画艺术生产。但是目前漆画的价值还远未被市场发掘,它是一个升值空间很大的原始股,收藏家没有注意,拍卖行没有推动。作为有记录的漆画作品专场拍卖只有2场,厦门做了1场,即“厦门2005’(中国)漆画展”后在征求作者同意的基础上将部分入选、落选作品132幅进行拍卖,共拍出作品70多幅,总额126万元,单幅最高价15万元;2008年广州做了1场,80幅作品拍卖了30%,共45万元,单幅最高价7万元。从目前的情况,有实力的大买家介入漆画收藏交易的情况还比较少,国际艺术市场更没有漆画流通的相关信息,北京嘉德、苏富比等具有国际背景的大拍卖行基本没有漆画作品拍卖的计划与活动。进入21世纪,政府依然是漆画的最大买家,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广东厅、台湾厅,福建省政府的接待厅,以及内地地方政府赠送新加坡会展中心、港督、澳督的漆画作品,厦门美术馆收藏的首届全国漆画展以来的历届漆画获奖优秀作品,都基本上属于政府行为。而漆画流通市场的真正建立,还有待于社会资本、民间收藏的关注与推动。也因为漆画没有形成市场、体现不了应当有的价值,所以在价格上漆画家的作品远远低于国画家、油画家的作品,一个大油画家的作品可以百万甚至千万元让人追捧,而非常著名漆画家的作品要达到这种市场效果显然是天方夜谈。这市场对漆画作品的生产显然有挫伤感,尤其它工序烦、工期长、材料多、投入大等特点,而市场回报又不明显,对漆画艺术发展后劲有直接影响。

 

二、把握中国当代漆画发展的基本要素:注重文化层面,提升艺术境界,抓住基本要素,围绕人文精神。从绘画基础、漆画技艺、文化精神和流通市场上延伸漆画发展的深度与广度上做文章、下力气,才能引领漆画繁荣的未来。

艺术发展除了艺术家自身的天赋、努力之外,也与文化支持、内在规范、政策应对息息相关;漆画繁荣必须与它依托的文化历史背景、规范的技艺操作标准、面临问题的解决措施紧紧相联。

 

(一)中国漆画的文化内核:中国文化,中国精神,是当代中国漆画家应当为之努力的文化形态。

 

导入社会关注,提供理论支持,吸纳文化理念,升华审美境界,是漆画发展的重要因素。跨入新世纪,国家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多次倡导塑造国家形象、熔铸中国气派,这是因为文化多样化已成为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成为各国扶持本国民族文化的基本共识,写入国际签署的联合国《尊重和促进文化多样化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漆画作为当代中国民族文化和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生力量,负有共同繁荣中国文化、中国艺术的历史责任,必须吸纳世界先进文化营养,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在关心人类发展、关注民族命运、关切社会进步、关怀人性健康发挥审美的积极作用,凝聚中国漆画家的智慧与力量打造中国的漆画艺术世界。

 

漆画艺术要在中国的文化生态中寻找自己的发展坐标和前进轨迹,要认真总结中国传统漆工艺中为什么无法产生漆画艺术的深层文化历史原因,防止被边缘化、工艺化或趋同化。漆画家应当要毫不含糊地高举中国文化的大旗,继承中国知识分子内外合一、知行合一的优良传统,不要对文以载道、艺以养德的艺术家起码要求有所怀疑以至逆反。要明确艺术的价值在于文化的取向,如果漆画所表现的不是与人有关、能够引起人们感兴趣甚至对社会进步有帮助的客观物象,那么他在艺术上无论多有天赋、绘画创作多有感觉、绘画与漆工艺结合得多好,也得不到人民的承认、历史的肯定。人道就是艺道、人品衡量画品,这是中国文化的背景,与西方社会允许艺术家特立独行、人与艺术分离看待是不相同的。一些漆画家就是不能领悟人造文化、文化即人的道理,所以他能够花很大的精力去研究绘画技艺和漆工艺,但是就不去研究人的本质、文化的本质,画没有用富有人精气神的文化去说话而是用程式化的概念去表达,为技法而技法、为艺术而艺术,最后容易患表现过度、技法疲劳的毛病。今天的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也推动了文化的开放与包容,艺术多元发展在绘画艺术世界里也得到集中体现,古今中外的文化理念与绘画形式都交汇在一起,艺术创造与艺术鉴赏让人有更多的选择,艺术与人贴得很近、看得很多。资讯的快捷和文化的普及,人们的视野开阔了,对任何艺术的出现将显得波澜不惊、习以为常,艺术走向生活将与英雄走下神坛一样失去神秘感、崇拜感,艺术大师与政治领袖将一同走进历史,必将成为人性圆满、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为人生的艺术与为艺术的人生将演绎成以人为本的艺术生活,艺术一方面被肢解消费,一方面又在解构重生,更迭的节奏之快让仙人惊诧,艺术上“各领风骚五百年”的慢时代已经成为历史,艺术如何有特色有深度将比以前任何一个时代都更难,就考验艺术家审美视野的宽度与人文思想的深度如何。

 

了解这种文化背景,要在文化普及的当代中突围,创作有深度有味道的漆画,就必须在历史人文中寻找滋养,在当代社会中寻找灵感。“中国气派”也是中国漆画的追求目标,而要创作中国气派的漆画,就必须学习我们自己的历史文化,在精气神上与我们国家的文化历史一脉相承。“中国画”为什么会为世人认为是中国人的画,是因为中国画尊崇儒道释、倡导天人合一、讲究诗书画印,士大夫主流文化的主导使中国画具有中国的神气。为什么漆画还远未到了是“真正中国画”的境界,就是打上中国的印记太少、体现中国的文化太浅、散发中国的神气太弱,可以在里面找到很多西方绘画的观念与技法,惟独中国的东西太少了甚至没有了。中国的文化、古人的东西也不能说都是好的,但是好的太多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还是这些好东西,这要靠自己的识见。比如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对的,表面看这是一句套话,其实做学问、搞创作的要想有所建树就必须遵循的基本套路。按照我的理解,“读万卷书”就是学习了解和掌握古人、今人认识客观世界与创造主观世界的方法和成果,为自己的实践与创造建立与之区别、拉开距离的参照坐标,避免人家有什么我还是重复人家有什么,艺术创新就是让自己寻找没有人到过而又美丽的地方,“读万卷书”就是在文化上为这种寻找做思想理论准备;“行万里路”就是行走于客观世界、就是读生活的无字之书,古人、今人有形之书也是以无字之书作为蓝本的,由于有无穷变化的无字之书,所以才有精彩无限的有形之书,而你的书要写的出彩就看你被“有形之书”充电后行走的功夫如何,古人另一句话“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所以中国漆画家要向传统的中国画家学习,在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上做到功夫在画外,注重综合修养,努力用文化滋养画艺,让人信服地看到漆画具备“真正中国画”由外到内的气质。

 

(二)中国漆画的艺术标准:漆画特色,漆画规范,是漆画界共同努力的专业目标。

 

中国当代漆画发展虽然只有几十年的发展功夫,但是由于社会急剧变革的庞大背景,为它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后劲,与社会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漆画艺术有没有标准、有标准又如何规范,是漆画家所应当共同面对的问题。文化发展多元性的客观趋势,势必使美术具体在画种之间和单个画种在不同国家、地区之间都应当拉开距离,呈现不同的艺术特色和规范内容。漆画在中国就是应当要有自己约定俗成的东西,让人感觉在当代同流但不同质,漆画就是漆画,中国的漆画就是中国的漆画。

 

1、漆画不是国、油、版、雕,可以吸纳兄弟画种的优点,但是不要等同于别的画种。世界日趋向地球村发展,文化的同质化危险也越来越大。信息社会的快捷传播手段,使得所有的创新成果在朝夕之间就为世人所知,转瞬也为人克隆。但是文化艺术的原创意义也永远为人类历史记录与弘扬的内在规定,个性是艺术门类、艺术家的必然追求。我们研究世界文化历史,文化是人类特有的,没有人类就没有文化,没有文化也就不是人类。文化是人类的共生物,所以有学者说文化是人类一切行为的总和。只有人类才能有文化生成,文化当且仅当置于人类才有意义和价值。纵观人类发展史,文化也从来就是个性的历史,只有这种个性的丰富性,才有了文化的丰富性,文化是人类一切行为的总和,究其本质是一切个性的总和。个性与独创的合二为一,是人类不同个体、族群、城市、地区、政体、国家其文化识别的DNA、染色体,也是人类发展和文化艺术的核心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漆画可以向其他艺术门类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为让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而不是把自己变成别的绘画艺术门类。因此漆画在艺术学科的构建上,要有自己的特质规定。如油画的素描、色彩、写实、抽象,国画的笔墨、意境、写意、意象,那么漆画除了漆的材质之外,还有哪些简洁明了的规定要素能够予以确定呢?是否在工艺之外开放吸纳、没有特点就是漆画的本质?这就需要漆画艺术、漆画家必须给予作出解答的问题。我认为,漆画就是应当发挥漆画的长处,表现其他画种所不能表现出的效果,这样才能拉开与其他画种的距离。

 

2、漆画是绘画的一个门类,不是漆工艺,要在漆画与漆艺的有机融合上寻找完美的交汇点。漆工艺显然是漆画的基础,这是不争的事实。我国的漆工艺有技术高超、完备的传统,以至于有的理论家认为漆画是漆艺的附庸,对中国当前漆器设计与制作水平下降痛心疾首,所以他们倡导弘扬的也仅仅是漆工艺技术。我以为这是概念的问题,漆艺术或者说漆艺当然其外延要大些,但根本的东西还是漆工艺,漆工艺作为漆艺的主体,实用性大于艺术性,完全是另外一个层面的话题。我们不否认漆艺包含有艺术审美的成分,但同样不能把亚绘画的工艺等同于绘画艺术。漆艺涵盖漆画艺术,这是漆艺崇拜论者的主张,对漆艺和漆画发展同样是没有帮助的,它没有为人指出相关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与本质区别。而漆画属于绘画艺术的范畴,漆艺的材料之美、工艺之巧通通为漆画的造型效果服务,甚至按照漆艺工艺技术要求认为不到位或者过头的东西,在漆画中也许有意料不到的效果。作为漆画家与漆艺家不同的是,他除了要熟悉漆艺家驾驭漆及辅助材料的技术,更多的是要审视和把握运用漆及辅助材料表现物象的审美价值,换言之就是寻找使用漆表现主观意象的可能性。漆画从漆艺中脱颖而出,就是要求有更高的审美境界,否则它只能成为漆艺的附庸。所以漆画艺术家要实现从“做漆画”向“画漆画”转变,就要从实用的工艺层面向绘画的艺术层面提升,变匠气为匠心,变工意为画意。

 

3、在内在元素上,漆画要屏弃大漆、腰果漆与化工漆之争,只要能够为我所用、以漆为主、尚美为尊。文化的多元发展为漆画的多元发展以现实的文化理念支持,漆画艺术的材料选择在当代的语境里有更多的自由选择,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漆画家没有必要为材料的问题去辨别是非曲直,重要的是要弄清材料的特性、运用材料的技术,最根本的还是漆画家的审美境界。材料之争还是形而下的东西,以材料定漆画的正宗与否也应当是漆工艺的范畴,不是漆画艺术应当争论的问题。材料再好,画不怎么样,人们也不会认同这是好漆画。反之,材料再差,但是画家有好的创意和表现水平,那么大家也会说他创作一件化腐朽为神奇的杰作。所以材料就是材料,材料不应当成为衡量绘画品位高下的标杆;漆画就是漆画,漆画就是把各种漆和辅助材料分别或综合使用于绘画的艺术。审视漆画艺术的要点,画是第一位的,材料是第二位。我想只有秉持这种理念,漆画才会画得好。当然漆画漆画,漆是漆画的材料基础。离开了漆,就不是漆画艺术了,这是基本前提,只不过我们不应当局限于这样的认识:非得大漆才是漆画、正宗的漆画。

 

(三)中国漆画繁荣的环境要素: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市场流通,是漆画发展必须具备的外部条件。

 

任何事业的发展都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国漆画艺术的发展繁荣,政府、社会与市场都应当形成整体的合力作用,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艺术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超越意识形态而存在,超政治的艺术在社会生活中如果不是艺术的乌托邦,就是依托强大外力带有物种污染、打破本土生态平衡的殖民文化。艺术历来都讲政治,不同的政治体现不同的艺术反映,高超的艺术作品实际上是最会把握政治脉搏、反映时代发展的,它不是喊政治口号,而是运用艺术语言创设情感形象与意境。

 

一方面要多方造势,使漆画逐步纳入国家与地方公共文化发展和精品文化打造的范畴。文化的发展繁荣有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这几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美协设立漆画艺委会、举办全国漆画展和五年一届全国美展设立漆画展区的画种发展战略,厦门市政府与中国美术家协会签定了“厦门漆画双年展”的协定,厦门美术馆收藏漆画展的优秀作品、打造全国漆画艺术馆的举措,对全国漆画艺术的迅猛发展起重要作用。但是仅仅依靠一个协会或一个地方的力量是不够的,要形成规模化扩展、周期性推动的局面,就要有更多的举措让国家和地方进一步认识漆画艺术的文化魅力,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民族文化应当具有的地位,在城市文化发展、社会文化生活和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中的作用,使得各级政府和有关领导能够为漆画艺术发展开绿灯、给政策、拨经费。领导人与政府的态度决定了一个事业在社会上的位置与分量,在规划、投入上的支持,是管长远的东西。中国当代漆画发展寻找政府的支持是成功发展的捷径,能够纳入政府规划予以长期扶持是重要方面,漆画家和漆画艺术活动的组织者应当做好领导和政府的工作。

 

另一方面要市场支持,漆画艺术产出与需求力求平衡,互为依托,互相促进。事业要做到有后劲,需要社会化运作、需要市场支持。孤立地看待事业与产业,已经与当代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大相径庭,既阻碍事业繁荣,也无助产业发展。所以漆画艺术的发展繁荣也要事业产业两手都要硬。一手抓事业,把好漆画迅猛发展的艺术质量关,各级美协和各地美院要把漆画艺术质量作为自己美术事业的组成部分予以抓紧抓好,尤其漆画家要有艺术质量的自觉意识,作为立身之本、奋斗之根,如果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抓好漆画艺术的推广普及工作,进入中小学课堂,从青少年抓起,主动培植和占领艺术的未来。一手抓产业,要组织漆画作品的营销,目前这方面的工作比较滞后,使得漆画艺术大有“养在深宫人未识”的味道。漆画在材料、品相让人感觉亮丽、厚重,具有现代品质,非常适合现代城市家居装饰,作为公共场所景观壁画,在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中应当有更大的用武之地。由于还未让人炒作,市场价值也未体现,漆画一旦为收藏家认识到它的真正价值,则成为文化市场追捧的新宠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就看是谁具有过人胆识、捷足先登。漆画家的生产与收藏家的市场要做好分工,不至于分神、做得不专业。政府应当在这方面做引导、协调和鼓励的工作,成为漆画艺术市场的一只重要推手。

 

三、规划中国当代漆画发展的社会前景:昨天以今天为归依,创新以传统为参照,技艺以精神为本体,文化以绘画为延伸,技进乎道、境望于意、画之于诗、文返之质,以真善美为准绳、以人文为本体、以发展为要义,是中国漆画未来的希望所在。

 

在了解了漆画艺术的发展成效与问题后,漆画也是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事业,其发展具有文化精神建构、创作基本规范和社会环境优化的诸多要素,所以漆画艺术要发展好要多方面考虑,所以是一个系统工程。我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科学解读漆画的文化精神,抓好漆画艺术的理论体系建构。漆画艺术通过几代漆画家的创作实践,已经积累许多经验。但是要寻求更大的发展,漆画艺术的理论建构摆上了议事日程。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是中国漆画艺术发展的专业机构,除了组织漆画展览活动外更多的应当组织漆画艺术理论研究,可以从漆画艺术的文化精神、技法传授等两大方面、分若干专题,策划和组织漆画艺术论坛、漆画研究理论出版。如漆画艺术教程、漆画艺术鉴赏、漆画名家评传、漆画审美概要等书系,期待着漆画家、理论家、教育家共同完成,早日向社会推出。这也是一个浩大工程,仅仅靠某个院校或某个机构是不可能完成的,这个时候漆画艺委会就应当发挥更大的协调作用。如果经费不够,还可以通过文化部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取得国家财政艺术科研专项经费的支持。

 

(二)浓厚漆画普及的社会氛围,组织系列漆画艺术的推介宣传活动。1、展览推介是漆画艺术宣传的主要渠道。目前漆画作品展览虽然与上个世纪相比多了很多,但与大画种相比还是太少,所以漆画展览不是搞多搞滥了,而是还要进一步加强。漆画展览还可以进一步深化,做细做精,除了综合展、提名展,应当分设主题,引导漆画家和理论家从不同侧面进行思考和创作。2、推动进校园工程,是漆画占领艺术受众、艺术未来的重要环节。漆画艺术普及在中小学开展得较少,目前在这方面下了心血当推中国漆画艺委会主任、广州美院蔡克振教授,这也是此公“成功不必在我”的关注漆画未来之具体实践,其精神值得其他漆画家、漆画教育家学习。仅仅在美术大专院校设立漆画专业、推介漆画艺术,是远远不够。3、筹划漆画艺术专业报刊,完善漆画艺术研究、创作和交流的学术平台。目前漆画界还没有一个自己的专业报纸或杂志,正说明漆画发展百业待举的这么一个基本业态。漆画艺术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呼唤着漆画期刊杂志的诞生现世。4、重视运用电子媒体,强化漆画艺术现代、便捷的传播力度。因特网构筑的电子信息世界,以其迅捷、方便、无纸化、低成本的特点,成为事业宣传、信息传播的现代手段,漆画艺术也应当建立中国漆画艺术网,以便用电子网络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公众、贴近专家。5、充分利用公益广告,进一步拓展漆画艺术的公众形象。目前从中央到地方的报刊、电视和城市广告,都有一定的位置或时段用于公益广告,应当积极争取为漆画艺术宣传推介的时间和空间,改变酒香没于巷深的局面。

 

(三)纯化漆画扩展的艺术业态,建设完善漆画艺术研究、教育的专业机构。中国美协应当进一步推动漆画艺委会的建设,艺委会本身不应当成为平衡利益关系的机构,把提升学术、组织交流、策划展览作为根本职责予以不懈推动,并且要推动漆画艺术队伍基础好的省市,也相应成立漆画艺术专业委员会;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是中国当代漆画艺术发展有贡献的院校,中国漆画艺委会秘书处也设在该校,由于该校班子交替、办学理念变化等原因,漆画艺术在学校中地位受到削弱,这需要协调相关部门出面,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各大美术学院设系设专业教授漆画艺术,这是可喜的现象,但是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参差不齐也虚引起重视,要集中力量对承担漆画教育的老师进行教学培训,编写规范的漆画教材;厦门美术馆定位漆画艺术馆的方向,还是可以得到基本肯定的,还要争取更多的经费、采取更多的措施,确保有更多高层次的漆画展览交流活动、更多的漆画收藏,为漆画艺术发挥更大作用;江门漆画院应当是全国首个以漆画为主的美术创作专业画院,要在多出漆画名家、多出漆画精品上下工夫,为全国各地漆画院建设提供借鉴经验和起引领作用。

 

(四)打造漆画艺术的品牌名家,扩大漆画艺术的外在影响。漆画艺术的影响小,很大的问题是社会上根本不知道漆画品牌、名家与经典,没有影响自然就没有名气。漆画艺委会组织全国著名漆画家举办的漆画艺术高研班,为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漆画队伍,发现艺与境皆优的漆画名家,起到很大作用。有成就漆画家的宣传力度还不够,漆画家的艺术个展还是太少,这与漆画生产周期长、画家作品宣传包装尺度不好把握有一定的关系。另外漆画展览与研究的品牌也不多,目前只有全国漆画展、厦门漆画双年展比较成型,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要从各种渠道、不同角度,动员、协调和组织漆画艺术开展综合展、双年展、提名展、主题展、学术展、系列展、回顾展、联展、个展等多种形式的展览,使之规范化制度化,推动漆画艺术的展示和交流。要设法建立“中国漆画艺术发展基金”,当前全国经济发展了为文化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后劲,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等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社会资金向文化艺术事业投入,就应当利用好这一政策建立基金制度,确保漆画艺术理论研究、创作探索、展览交流、书刊出版都有固定的经费来源。推出漆画名家的工作也应当稳步进行,老的或资深漆画家要对年轻漆画家多做指导和扶持的工作,漆画艺委会可以组织“年度漆画十家”的评选和展览工作,为漆画家成长设立平台。此外,待条件许可还可以尝试“漆画城”、“漆画名校”的推动工作,使漆画艺术有名起来,人气旺起来、基础好起来。

 

(五)丰富漆画发展的营养来源,通过展览、研讨推动画种对话和交流。漆画艺术的发展,还得把眼光向外,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按照现代术语表述就是“杂交具有优势”,总之,开放疆域是为了开拓疆域,要策划新颖而别致的活动,让漆画与别的画种进行对话,让中国画家、油画家等加入漆画创作队伍,以达到学习、借鉴和提升的目的。这方面工作全国漆画界还做得很少,目前只有厦门完成了“漆画移植试验工程”,这是响应原国家副委员长李铁映同志在参观2005年厦门漆画双年展提出的“漆画移植中外双百名画”的倡议,于20075月开始实施、至200810月完成,基本达到了学习兄弟画种、拓展漆画表现空间的目的,并且对于漆画材料、市场的运作也有一些探索性成果。漆画是古老而年轻的画种,向国画、油画的学习还是很不够的,可以借鉴对临、默临和意临等办法,逐步把其他画种好的成果运用到漆画中来。如中国山河画会于世纪之交举办的中西山水风景比较展览,并出版了艺术比较文献作品集,这是一个有创意的学术活动,对于中西自然观、艺术观为观众和美术工作者做了直观的梳理,对于中国山水画家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创作起到启示作用。漆画完全可以、也非常需要开展这方面的活动,才有利于把发展的参照系建立好、基点设立准。

 

(六)培植漆画潜力的市场支持,逐步建立漆画艺术市场机制以开拓广泛的发展前景。漆画艺术建立强大的市场支持,要多渠道、全方位进行。一方面要挖掘和宣传漆画艺术的材料美、保存久、美化现代生活、收藏升值空间大等基本卖点,吸引社会关注、市民重视,尤其吸引中介公司、画廊、拍卖机构、收藏家的主动介入,组织漆画艺术与材料博览会、漆画与生活创意产业展示会、漆画作品拍卖会等推介经营活动。另一方面政府文化、税务主管部门要积极推动,给漆画以创意文化产业的税利减免甚至补贴政策,为市场运作创造宽松环境和优惠条件,以引导各种社会力量融入漆画艺术产品的畅顺流通。另外,市场与画家必须建立平衡与拉动供求关系的漆画作品产出层次配置,生产出收藏级、礼品级、会所级、家居级等各种级别、满足不同需要的漆画产品,避免产品样式和服务对象的单一性,以构成充满活力、产品丰富的漆画市场。

 

总之,漆画要成为真正中国画,道路还很漫长,要正视漆画实施工艺复杂、工期长、普及面窄、文化性不高、影响力不大、流通不畅等诸多问题。作为漆画家要深刻认识漆画艺术的以漆为材、以工为积、以我为主、以人为本的审美特点和创作要求,克服匠气、含有匠意,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古为尊、以今为尚,厚积薄发、推陈出新,是漆画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政府、专业协会要完善政策体系、加大优惠条件,美术院校要加强关注与研究、普遍设立漆画专业,理论界要主动介入、建立理论体系,专业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漆画影响,流通渠道要逐步畅通做大、强化产出后劲,在此基础上重要的是漆画界自身要在漆画制作工艺的便捷化、表现手法的特色化和审美理念的深度化上下工夫,由技进乎于道、由艺化为文,才能开拓漆画繁荣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联合国《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

2、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3、《社会研究方法》[]艾尔·巴比著华夏出版社2004

4、《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余英时著三联书店2004

5、《永恒的困扰——文艺与伦理美学论纲》周勃达流著南京大学出版1992

6、《中国漆画》陈圣谋、熊建新主编香港新风出版社2001

7、《厦门2007’中国漆画展暨国际漆画邀请展作品集》厦门市政府、中国漆画艺委会

8、《中西双百名画漆画移植工程试验阶段总结报告》漆画移植工程试验小组2008

9、《中国现代漆画》寇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